不要以为眼睛不怕冷,就忘了保护!
冬天天气寒冷
我们会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
但是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部位
却总是容易被我们所忽视
那就是——眼睛
同样暴露在寒冷中,为什么没有任何御寒措施的眼睛却不怕冷呢?
这是由于我们的眼睛上没有冷热感受器,同时角膜和巩膜缺少血管,几乎没有什么散热作用,再加上眼睑不断开合、眼球不停转动,从而产生丰富热量,给眼球热量。
图片来源:北京健康教育
但是!
冬季天气寒冷,空气干燥
虽然眼睛不怕冷
但是冬季眼病更多发和严重
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
以下几种冬季高发眼病
严重时还会致盲
大家一定要做好预防
青光眼
冬季气温低,寒冷的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,部分人群因前房浅、房角狭窄等眼球结构异常,短时间内眼压会急剧升高,极易诱发青光眼。
图片来源:北京健康教育
症状:眼睛胀痛、视力急剧下降、头痛、眼球坚硬如石、瞳孔容易放大、结膜充血,同时伴有恶心、呕吐等。
预防:大部分慢性青光眼早期可以没有任何典型症状,往往发现时病变已发展到中晚期,出现了明显的视力减退、视野缩小、视神经萎缩等无法逆转的视功能损害。有青光眼家族史、中老年人、长期口服激素、高度近视等易患青光眼的人群,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人,应定期到正规医院排除一下青光眼的可能。
干眼症
干燥寒冷的冬季是干眼症的高发季节,干眼症是由泪膜稳态失衡引发的眼表损害及不适症状。由于冬季气候较为干燥,泪液蒸发较多,很多人减少了户外活动,长时间使用空调暖气取暖,经常宅在家中看电视、上网等,近距离用眼过度,也很容易出现眼睛发干、发涩等症状。
图片来源:北京健康教育
症状:眼睛干涩感、异物感、烧灼感,眼红眼痒、视力模糊、疼痛、畏光流泪。
预防:日常建议减少用眼过度,感到眼睛疲倦、不适时注意休息,多做眨眼操,眺望远处或者闭目养神。
平时注意眼部清洁,尽量少化眼妆,并注意彻底卸妆;外出时或使用电子产品时可以佩戴湿房镜减少泪水蒸发。干眼症久拖不治的危害大,会对角膜造成损伤、形成重度干眼症。
泪道病:迎风流泪
在没有外界因素刺激下,不自主地流眼泪;在寒风中总是“泪流满面”,见风流泪、迎风流泪……实际上,无故流泪很可能是患了泪道疾病的表现。
图片来源:稿定设计
泪道疾病主要是指泪道发生阻塞,它是眼科常见的一类疾病。泪道被堵后,泪液不能排出,长期“堵”在泪囊中,产生的细菌不断刺激泪囊壁,从而产生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,形成慢性泪囊炎。慢性泪囊炎早期对视力影响也不大,但如果一直放任不管,很多慢性泪囊炎容易发展成急性泪囊炎,眶蜂窝织炎等。
症状:流眼泪是泪道病的主要症状之一。
预防:如果出现眼睛反复流泪甚至流脓的情况,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就医检查,以免对眼健康造成进一步的损害。
眼中风
“眼中风”的医学名称是视网膜动脉阻塞,发病急、致盲率高。在冬天,由于眼部血管遇冷收缩,血流变缓,易造成视网膜动脉阻塞,导致“眼中风”。
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是“眼中风”的高发人群,但有基础疾病及生活不规律的年轻人也有发病可能。该病发病凶猛,60-90分钟内为黄金急救时间,需尽量在4小时之内进行抢救。
图片来源:稿定设计
症状:典型症状为突发性、无痛性的单侧视力急剧丧失。另外有些患者发病前常出现“一过性黑矇”,也要提高警惕。
预防:预防眼中风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避免过度疲劳及紧张,放松节奏,减轻压力,保证充足的睡眠,对于老年人更要及时诊疗各类老年病与心血管病。高危人群应定期眼底检查,才能及时发现早期病变。
冬季如何护眼?
01
健康食物补给
有些眼部所需营养,无法通过眼睛自身合成,只能通过外部摄取。所以可以适当吃一些对眼睛有益的食物,例如合理补充维生素(叶黄素、类胡萝卜素、维生素A等)。
图片来源:稿定设计
02
人工泪液应对干眼
对于泪液缺乏型干眼症患者,可适当滴一些人工泪液缓解症状,建议不要使用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,不适感严重时请及时去眼科医院就诊。
图片来源:稿定设计
03
热敷护眼
热敷眼睛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,一定程度上缓解视疲劳。也可以促进泪水的分泌,让眼睛不过度干涩。
04
慎戴隐形眼镜
冬季泪液蒸发较快,眼睛很容易干涩甚至有干眼症状。雾霾天戴隐形出门,空气中的微小污染物会附着在隐形眼镜的镜片上,刺激双眼,造成眼睛过敏等。
05
强光下戴墨镜
冬季户外阳光的紫外线也比较强,出门游玩晒太阳的时候,记得戴好防紫外的墨镜。
图片来源:稿定设计
06
适当户外运动
冬季还是要适当户外运动,不要长时间待在室内。多眺望远方,呼吸新鲜空气。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,也能帮助眼睛休息,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。
图片来源:稿定设计
来源 | 北京健康教育、科普中国
声明 | 资料来源网络,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,如侵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