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前四个经济大省,都有新突破
中新网1月23日电(记者 李金磊)广东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;江苏成为全国首个拥有5个“万亿之城”的省份;山东GDP首次突破9万亿元;浙江GDP首次跃上8万亿新台阶。
中国的前四个经济大省,过去一年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突破。
广东政府工作报告显示,2023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.57万亿元、增长4.8%,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,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。
13.57万亿元GDP,这是什么概念?
中新财经查询世界银行发布的GDP数据发现,13.57万亿元超过了韩国、澳大利亚的GDP。
形象地说,广东一个省份的GDP,堪比韩国、澳大利亚一个国家的GDP。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,经济实力可见一斑。
作为外贸大省,广东也难免受到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,但是广东进出口顶住压力、逆势实现正增长,去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8.3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0.3%,广东占全国比重从年初低位的17.6%回升至全年的19.9%,继续稳居全国外贸第一大省。
广东经济成绩单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很多——
广州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;
深圳成为广东第二个万亿元消费城市;
佛山成为广东第二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。
2024年,广东提出了GDP增长5%的预期目标,站上新台阶的广东,将继续努力扛起“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”的责任。
作为紧追广东的第二经济大省,江苏也交出了一份有成色的答卷。
江苏政府工作报告显示,去年江苏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.82万亿元,同比增长5.8%,比全国高0.6个百分点,地区生产总值“万亿之城”增至5座。
这五座“万亿之城”分别是苏州、南京、无锡、南通、常州。其中,最新晋级的是常州。这个地理版图形似蝴蝶的“新能源之都”,2023年GDP突破万亿元大关,这也让江苏也成为全国拥有“万亿之城”最多的省份。
常州的晋级,新能源产业功不可没。2023年,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500亿元左右,占全市工业产值规模近三分之一,新能源整车产量近68万辆,投资热度全国第一。
如今的“苏大强”,GDP距离13万亿大关也仅有一步之遥。江苏提出了2024年经济增长5%以上的预期目标,如果顺利实现,江苏也将迈进13万亿元俱乐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