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然走不了路,宁波已有人中招!严重或要截肢!医生:每天都能遇到
“许主任,我爸的脚已经痛两天了,越来越严重,路都走不了!”12月19日上午,李女士带着79岁的老父亲来到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(鄞州人民医院)血管外科就诊,经诊断老人患的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。
该院血管外科主任许中友介绍,入冬以来每天都能遇到这类患者。他提醒广大老年朋友,当下肢出现疼痛、麻木、跛行、皮温降低等症状,要警惕可能是血管问题,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面临截肢甚至死亡风险。
>>>
身体里的“水管”被“淤锈”堵住
从去年冬天开始,李大爷就出现左腿走路乏力,使不上劲的现象。不过,这种不适在天气变热后逐渐减轻。今年入秋以来,这种不适感再次来袭,每次气温降低疼痛就加剧,逐渐连走路都困难。这几天寒潮来袭,他的左腿胀、痛、麻、冷,整个人被困扰得吃不下睡不着,只得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鄞州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就诊。
许中友为其安排了血管超声检查,显示左侧股总、股浅动脉硬化闭塞,好在及时就医,如果任其发展可能需要截肢。许中友团队为患者实施了微创介入手术,再进行药物持续治疗。目前,李爷爷的下肢不适得到明显改善,情况稳定。
许中友解释,人体的下肢动脉日常像水管一样源源不断地运输血液,而发生下肢动脉硬化好比水管里出现“淤锈”,导致水管堵塞,血液无法流向远端,引起一系列症状。“动脉硬化是老年人脂质代谢缓慢导致的血管常见现象,高血压、高血糖和高血脂会加快动脉硬化,如果没有及时干预,血管管腔会逐渐狭窄而出现症状,早期症状轻往往不被重视,当出现腿发冷、疼痛时表示缺血已经很严重了。”
许中友说,如果腿疼引起行动不便,从而减少运动、久坐、长期卧床,血流速度因此变慢,再叠加“喝水少”等其他因素,就容易在动脉硬化狭窄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,完全堵塞动脉血管而导致症状突发加重,甚至坏死。
>>>
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血管在“求救”
腿脚冰凉千万别以为只是天气的缘故,也可能是血管已经堵塞了,不及时治疗的话,严重时可能要截肢。
许中友提醒,血管的堵塞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,而是日积月累逐步积聚下来的。要做好预防,就要注意身体所传递的这些信号。
1.走路跛
如果动脉血管堵塞明显时,会出现间歇性跛行。走几百米,便会感觉腿酸,需要休息一会才可以继续行走一段距离。
2.腿发麻
当人腿部动脉血管重度狭窄时会因为供血不足而出现麻木、疼痛的感觉。所以,如果在生活中突然感到腿疼、有压迫感或者下肢麻木等,一定要警惕。
3.脚发黑坏死
如果忽视下肢动脉堵塞,病情进一步发展,就有可能导致下肢严重缺血,皮肤苍白发冷,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,不行走时也会下肢疼痛,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肢体破溃,伤口不能愈合,甚至组织坏死。
来源/宁波晚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