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儿 运动 健康 养生 天气 傣族 交通 文物 数码 时政 三农 科普 民生 科学 法律 文化 博物馆 港澳游 营养学 脂肪肝 升学考试 交通管制 旅游产业 户外运动 电子商务 科技新闻 国际足球

借力长三角新枢纽 现代化高科技新城迅速崛起

时间:2023-12-18作者:爱生活更时尚分类:用车知识浏览:7055

(记者 宋晗语) 苏州市相城区,一座由江南水乡蝶变而来的活力新城,近年来抢先布局新产业、新赛道,经济实力迅速崛起,后劲十足。

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,曾赋予江苏“四个新”的重大任务。之后,相城有了更清晰的发展蓝图:锚定长三角区域枢纽中心、现代化高科技中心城区“双中心”建设目标,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。这是相城深刻把握“四个新”的内涵和要求而作出的具体实践。

昨日记者前往苏州相城,就有着深刻的体验。乘坐高铁到达苏州北站后,前往“自动驾驶体验站”在线预约Robobus或Robo-taxi,无人驾驶带来的便利非常直观。

来到车站南侧的南天成路,“科创新城”的感觉更是显而易见。这条道路贯连城区东西,像是一条“智慧中轴”,4公里的道路两旁高楼林立,入驻的企业中有130多家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,形成了全产业链生态,涵盖智能驾驶技术解决方案、整车、雷达、测试、地图等30余个细分领域,已然成为智能网联汽车集聚的沃土。而这不只是南天成路的“独有”。据当地媒体介绍,相城已有智能车联相关企业261家,独角兽企业13家,建成智能车联网联道路超250公里,拥有全国较丰富的示范应用场景,超600辆的智能网联汽车在这里上路通行。相城的智能车联网产业发展已走在国内前列。据了解,经过6年培育,智能车联网产业的集聚效应已在相城显现,正推动这一新兴产业在相城、苏州,乃至长三角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。

“智驾”,是相城准确把脉发展格局,主动布局“新经济”的赛道之一。事实上,多年前的相城因面积和人口较少、交通不便、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等多种因素,长期被视为苏州经济“洼地”。相城崛起的转机,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京沪高铁苏州北站的落户。

苏州北站被定位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,千亿工程通苏嘉甬高铁和京沪线,以及苏锡常和如通苏湖城铁都在此交汇,“黄金双十字轴交汇点”不仅使得相城与上海虹桥的通行时间压缩至了30分钟,更给了相城一个拥抱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绝好机会。四通八达的交通流量不仅为自动驾驶的落地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场景,更为相城加大产业项目和科创人才招引力度提供了便利。据了解,相城几乎每个季度都会组织去上海等地举办招商推介会,发展提速便是水到渠成。

从苏州北站应运而生的苏州高铁新城乘势而上,作为苏州中心城市围绕打造千亿级产业高地的目标,聚力发展“科技研发、数字金融、文化创意”三大产业,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、数字金融、大数据(区块链)、工业互联网、先进材料等的“未来产业创新高地”,凝聚起建设“双中心”的强大合力,大步迈向长三角“枢纽之城”。

上周,余杭区党政代表团赴相城考察。考察点位有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展示中心、中国计算机学会学术总部和学术交流中心、中荷(苏州)科技创新港,考察内容包括数字经济产业发展、重点人才政策、科技成果转化。与余杭坚持“人才引领、创新驱动”发展理念,打造“五大产业生态圈”及人工智能、智能计算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重点规划相较来看,“成功的秘诀”好像就在其中。

当下的余杭,积极抢抓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机遇,从实施创新策源工程、未来产业工程等“十大工程”,到不断完善的“我负责阳光雨露,你负责茁壮成长”创新人才生态,再到抢占未来产业布局制高点,余杭正全力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和未来产业引领地,全力构筑创新人才蓄水池,全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,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。

借力长三角新枢纽 现代化高科技新城迅速崛起

相城,从数字应用创新“数智之城”加速“轻装奔跑”,到汇积人才智力为高质量发展架起“四梁八柱”,余杭必然是“有经可取”。以他山之石拓宽发展视野,以科技创新寻找蓬勃动能,余杭面对的定当是更广阔的未来。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