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华北大争抢的鹅腿,真有那么好吃吗?
中国新闻周刊消息 火了一周的“鹅腿阿姨”热度还在持续。
11月29日,突然爆火的“鹅腿阿姨”首次发视频,称压力太大要暂停烤鹅腿。11月30日晚,调整好状态的“鹅腿阿姨”再发视频,称将恢复烤鹅腿。
“鹅腿阿姨”还提示各位同学,取鹅腿的时候尽量不要扎堆,陆陆续续来就行,反正自己都会送到。
鹅腿到底有多好吃,居然火成这样?
谁能想到,清华北大不止争状元,还争烤鹅腿。
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原本在人大、北大卖鹅腿的阿姨,近期去清华摆摊了,本来数量就有限的鹅腿还被别的学校分走,人大的同学愤懑难平。北大的同学们闻风而动,也加入了争夺战,希望鹅腿阿姨“再爱北大一次”。
图源:采访学生提供
而清华的同学们也是委屈,不够分,完全不够分。
该校的一位同学发文:“半年前,清华鹅腿无人问津;一周前,第一个清华鹅腿群历时一年刚刚满员;不到三天,清华鹅腿群扩张到8群……最近甚至出现了鹅腿‘黄牛’(鹅腿16元/份+配送2元)。”
在北京寒冷的深夜里,热腾腾的烤鹅腿变得“一腿难求”。最终,为了一解同学们对鹅腿的相思之苦,人大的食堂还连夜开发烤鹅腿。
图源:中国人民大学视频截图
当然,“仿制”的鹅腿没有灵魂,鹅腿阿姨的才是最正宗,微信鹅腿群还是热度不减。
问题来了,烤鹅腿既不是什么稀缺食材,也没有高端包装,为什么能让无数清华北大人大学子为它吵上热搜?烤鹅腿真有那么好吃吗?
鹅腿被抢的“秘密”
鹅腿阿姨的鹅腿能卖得这么好,味道好是首要原因。
有网友评价鹅腿阿姨的鹅腿:鲜嫩多汁,微甜辣,口感类似鸡腿肉,热的更佳;还有人夸得更有画面感:鹅腿让我在北京四环吃到了纯正的炭烤风味,底味的白卤水和酒香褪去了鹅腿最后一丝异味,贴骨肉都滋味丰富,美味到吮指。
这么一看,鹅腿美味的秘诀在于,阿姨的秘制烤料、烤制手法以及鹅腿选得好。
事实上,鹅腿阿姨最开始并不是卖鹅腿的,而是卖盒饭。据红星新闻报道,2001年,鹅腿阿姨夫妻二人从老家江苏连云港来到北京,在建筑工地附近卖盒饭,后来经过老乡介绍在北京大学校园内租了一间水果摊,卖了十多年的水果。直到2018年左右,他们开始在北大西南门外卖烧烤,不久后“研发”出了烤鹅腿,因为鹅腿挺受欢迎,鹅腿阿姨才开始主要卖鹅腿。
咱就是说,鹅腿的口味也确实是经过市场初步检验的。
除了本身的味道,鹅腿这么好吃的原因或许还有一个:旁边有人跟你抢。
据悉,鹅腿阿姨最早是在人民大学周边卖烤鹅腿,每天晚上九点多出摊,已经卖了近两年。鹅腿阿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她的手机微信里有20多个群,从2018年开始,阿姨开始在这几所高校附近出售她和爱人烤制的鹅腿,后来逐渐发展成学生提前微信预定付款、晚上定时送到“交货地点”的方式销售。
此前,烤鹅腿只是个“好吃,但没有到令人发疯的程度”的夜宵小吃,直到最近,清华北大人大学子们为鹅腿“大打出手”,鹅腿才爆火。
人大的一位同学在接受《壹读》采访时也表示:“鹅腿以前没现在这么火爆,吃过的朋友说味道不错,但并没有好吃到让人心心念念的地步。感觉是清北抢起来之后,看乐子的人都被勾起了兴趣,也想尝一尝。”
难不成真是,应了那句歌词“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”?
确实有可能。
心理学称之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: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越高,价值越大,对人们越有吸引力,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别人所忽视。
在此之前,烤鹅腿只需要预定就可以轻松买到,吃过的人也没有展现出现在的狂热;而现在需要和一群人抢,需要在寒风中排队等待,才有可能买到,吃过的人只觉得满口留香,还要发到社交平台馋馋网友。还有网友甚至评论:“本科的时候吃过,没有太大感觉。但是变成网红食品之后,又想尝一次了。”
图源:小红书截图
而且,由于从众心理,参与抢鹅腿的人越来越多。
- 1
- 2
- 3
- 下一页
- 全文阅读